董明珠:我從來不認為自己是一個剛硬的人|《珍知酌見》第一期對話董明珠實錄

小酌尋大道 實見出珍知 本節目由貴州三大醬香品牌貴州珍酒獨家冠名播出

【本期簡介】

距離上一次與董明珠的深度對話,已經過了5年。5年間,格力不斷地抵住外界的誘惑,堅持做好一件事:真正自己掌握關鍵核心技術,由此來解決消費者看不到的問題。在訪談裏,董明珠主動解釋了為什麽看起來賣得貴,她認為長期主義是最高的性價比。也表達了在當前的輿論環境下“無風也能起浪”的無奈。在與董明珠的對談中,我們看到她在鏡頭之外的另一麵:“我從來不覺得自己是個剛硬的人”。明年,董明珠會退休嗎?她如何選擇自己的高管團隊?怎麽看待企業家直播帶貨和企業家IP?她的生活是否有遺憾?

《珍知酌見》 第一期,鄧慶旭 對話⠨‘㦘Ž珠,2024年12月26日正式上線。

【煮酒論英雄】

提問:你眼中的董明珠是什麽樣的?

鄧慶旭:一般都是鐵娘子、雷厲風行。這也是我最初的印象。但是接觸久了之後呢,發現她有另外一麵,就是比較生活的一麵,也比較溫情的一麵,其實是一個特別好的朋友。

【五年前鄧慶旭探訪格力畫麵】

董明珠:這都是今年都投放市場了,而且我們現在產品全部是顛覆性,帶有格力獨有特色的技術,上出風下出風,所以你在任何角度不會有風,我講格力空調沒有風,不是因為空調沒有風,是因為風不吹人。

董明珠:我們來自於製造領域,不是商人,我們就是要有夢想。這種夢想也不是跟別人去搶權奪利,而是奉獻的精神。

【鄧總旁白】

鄧慶旭:我覺得這5年,格力也在成長。我們也想這五年看看董總是怎麽應對環境的變化、經營的挑戰和自己企業提升的。

【正片】

董明珠:這五年我們不斷抵製誘惑

鄧慶旭:您能說說這五年,19年到現在咱們的變化嗎?

董明珠:這五年來我們不斷地在抵住外界的誘惑,不管是資本的誘惑,還有一些什麽兼並收購,那種快速的、擴張的誘惑,我們一直要做好一件事,就是一定要真正自己掌握關鍵核心技術,由此來解決消費者看不到的問題。

董明珠:做到極致才是好產品

董明珠:你做到極致,那才能稱之好產品。我們不能做一個噱頭,炒個概念,然後消費者買回去三個月、兩個月就壞了,甚至買回去根本就無效。比如說我們的電飯煲,有鑄鐵電飯煲就很貴,全球現在我們唯一能做出來鑄鐵電飯煲,它是絕對是安全的。那你燒焦了它也不會產生有害物質,因為它鐵沒有塗層。那就這個小飯煲我們研究了一年多,一般人都不願意去研究。一年多研究那個幹什麽?那麽多人去投入進去,能賺幾個錢?那你怎麽能成為一個製造這個(領域)領先者、製造大國?你怎麽樣讓人尊重你這個品牌?

【視頻花絮:董明珠親試電飯煲】

董明珠:這鍋巴飯。要做的精致啊。吃了裏麵的口感,你任何的飯煲做不出來。

董明珠:這個用十年都不壞。

鄧慶旭:對。

董明珠:所以這種鍋是值得的。

董明珠:鑄鐵電飯煲,全世界就一個。

如何看待產品價格:長期主義是最高性價比

董明珠:我們有時候經常在線上直播的時候,我們會有時候搞些活動,就這次活動時間點我們可能不賺錢或少賺錢,那我們賣給這些消費者,他成了你的傳播者。你說他用的好,體驗好,你一個鑄鐵鍋我可能花了 1, 000 多塊錢買,我可以用 20 年,但你那個鍋給我 300 塊錢可能半年就壞了。

鄧慶旭:那有時候有沒有一種矛盾?比如說我們其實是為消費者想,也給消費者省錢了,比如說我們的空調省電了。但是呢,我們確實也付出了很大的,優良的這種零件了,什麽東西了,那價格就是要比競品高一點。

董明珠:那當然,必須高。

鄧慶旭:但是你麵對這種市場,它有時候一降價銷量就起來了。你有沒有糾結,要不我也降降價?

董明珠:那不行,降價你就偷工減料。比如我們用的電機,我們的壓縮機全部用銅的,銅價現在是8萬左右,那鋁的2萬塊錢,那差別太大了。但是你又對消費者承諾10年免費保修。那你用鋁的可能是第一年用可能是沒問題,但第二年一定要出問題了。比如噪音問題、能耗問題、舒適問題,它都出問題了,所以消費者心中還是有杆秤的。

鄧慶旭:但這個過程其實還挺煎熬。

董明珠:還行吧,我覺得其實現在很多人,他的識別能力是很強的。

格力已經解決了卡脖子問題

鄧慶旭:全世界都在一個大變局的過程中,中國也麵臨很多挑戰,我覺得格力這新的一年是不是也麵臨的一些挑戰?

董明珠:當然每時每刻都有挑戰,隻是挑戰大小而已。我覺得首先跟自己挑戰。就像總書記18 年來的時候,視察格力,他這個提出來,一定要堅定的解決關鍵核心部件的問題,我們也按照總書記這個講話,不僅是說說而已,我們真正是用行動來解決了這個問題。比如格力電器現在全產業鏈所有的關鍵核心部件,電機、電容、電控、壓縮機全部是自己的,芯片是自己的,所以我們對品質的控製就更加精準了。那所以在這種情況,我們給消費者承諾十年免費保修。那消費者算上如果買空調的比別人多個五百、一千的話,他非常值得,因為十年省電省了幾千。然後他這個壞了,不要再有投入。

鄧慶旭:您這樣有壓力嗎?投資人的壓力也好,市場的壓力也好。

董明珠:我給股民這 10 年分了1, 500 億。如果我的投資失敗,我沒有錢去給股民分紅,我們不是盲目擴張投資以後,騙了很多錢回來,然後花完了,這爆雷了,我覺得那是對社會不負責任。

【解說】

30年前,董明珠一手推動了經銷商渠道改革,為格力的騰飛打下堅實基礎。5年前,她又敏銳地洞察到互聯網時代的機遇和挑戰,果斷開啟線上線下融合的發展模式。然而這也觸犯到了與格力深度綁定超過二十年的經銷商利益。

董明珠談渠道改革:這是個磨合實驗的過程

鄧慶旭:您現在義無反顧的做渠道變革,可能有個別經銷商受到傷害的也是你啊。

董明珠:這個互聯網的時代,大家都不知道在這個時代裏麵應該怎麽去做,我們不能說為了自己一己之利把別人傷害掉,而是帶著大家一起走。但是你說完全拒絕線上,你肯定死路一條。不僅他們死了,我們也被他拖死了。所以你要把線上線下完美的結合起來,這是一個磨合試驗的過程。

鄧慶旭:回過頭來,您再看這幾年的渠道變革,從線下到線上怎麽融合的過程,您覺得給自己打多少分?

董明珠:我覺得我從來不給自己打分,社會會給你打分。但是我覺得我要做一件事,最終他一定是最好的選擇。

鄧慶旭:大家覺得董明珠三個詞就意味著要完美,董明珠身上就不容有任何差錯。

董明珠:我也不希望自己有差錯。

鄧慶旭:別人都可能實驗是很正常的事情,到董明珠身上就不行。

董明珠:因為我知道我自己做這個想幹什麽。大家都希望好像你一天就應該把它做成功才叫成功。那為什麽別人做了10 年、20 年,你為什麽要求我這一天呢?那你為他這個去計較他嗎?你說不成功就不成功唄?

鄧慶旭:他們現在有人喊話小米造衛生巾,其實我倒是覺得健康領域、女性領域,沒有人比您更合適。

董明珠:做啊,我們格力已經做了美容儀啊。那我現在就用我自己這個美容儀啊。

鄧慶旭:那看來效果不錯。

董明珠:那當然好了。我現在好多朋友用了,好多都在買啊。

鄧慶旭:咱們這個美容商標叫女王

董明珠:這個是專門申請的,是那個我們那種美容儀,還是蠻有價值的。

鄧慶旭:這一塊,您對這塊看好嗎? 長期的,美容領域。

董明珠:我覺得是有市場需要的,有這部分消費群需要,那你就去研究它,但它不影響我的主業發展,因為你有 17, 000 個研發人員。

鄧慶旭:您希望未來的 5 ~ 10 年,您把格力打造成一個什麽樣子,是您認為一個成功的樣子。

董明珠 :是一個真正的在全球稱之為科技型的製造業。

【談職場與管理風格】

鄧慶旭:那個老俞來了,你不是訓了一個員工嗎?那不是報道出去了嗎。他們給我裏麵寫的這個員工現在還在嗎?我說你們怎麽想的?我這個問題本來不打算問,因為我知道那個,我跟那個董姐了解比較多,她不是說是這個人犯了錯,立馬開了,她不是。但是她很嚴厲,就你得知道這個錯,如果你總犯,那肯定把你開了。

董明珠:其實那天也根本就沒有凶。那因為底下好多線上都要看到這個,因為那個俞老師那天喝了差不多5碗湯,把它湯都喝幹了,他說他從來沒喝過這麽好喝的湯,就是我們的鑄鐵琺琅鍋燉的湯,就他說為什麽這湯做的這麽好?我說就是因為鑄鐵鍋燉的,因為鑄鐵鍋燉湯水分不消耗,它原汁原味都保在裏麵,營養就保留下來,所以他喝的口感特別舒服。然後線上馬上就在說這鍋在哪買?趕緊啊,我們要下單呐。結果我們人竟然說這個沒上啊。那我當然就很生氣了。這就是市場,對於我們來講,消費者想要你,那就是給你巨大的支持,你還來一個擺架子說沒貨。那肯定是不行的。

鄧慶旭:但我覺得啊,我說就問他們,就我在采訪您,我就問下麵的人,董總是不是對事不對人呀?他們說是,很凶,但這個事她要結果,你得把結果給我弄好。

董明珠:那當然了。做什麽事,那你說我們都這樣,那怎麽行啊。你還說中國製造走向世界,怎麽走向世界?

【花絮:我們也采訪了這位被董明珠批評的員工】

被訓員工:確實是因為我這邊工作失誤,導致這款產品沒上架。因為當下解決用戶的述求,(在格力)一直以來是第一位的。也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機會,能夠跟兩位這樣的大佬,同台去直播。所以說,在不斷的工作當中也學到了很多,這些年成長很多,

董明珠再談孟羽童:價值觀讓企業走得更遠

鄧慶旭:孟羽童那個事,她現在出去幹了,好像她也沒有輸呀。

董明珠:我認為人生是它是有價值觀的啊。你像我在格力35年,曾經有無數人來挖過我,比我當時來挖我肯定比我當時的薪資要高幾倍。但是我覺得我的追求的價值是打造一個品牌。我已經奉獻了那麽多年,品牌已經在消費者心目當中已經生根。

鄧慶旭:價值觀能讓企業走得很遠啊。所以說,你對年輕人或者年輕幹部的選拔、任用也好,其實是通過一些細節,能看出來價值觀的。

董明珠:人是在鬥爭中成長起來的

董明珠:那我們現在的高管這個層麵基本上這種共識是非常強烈的。不是說那我們公司也走了很多人,網上也有很多,都說董明珠把左右手都砍掉了,不是砍掉了,左右手都背離了走了,但是我發現他們走了這幾年我們更好。

鄧慶旭:說明不是左右手。

董明珠:不知道是不是。他自己才知道是不是。我覺得我在格力這麽多人,我是最好的一個副手,其實我是最終沒辦法逼到我來當了這個一把手。因為我的領導不需要給我操心,他不要需要給我下指標,而我更多的想的是怎麽樣做得更好,讓領導放心。

就像我那時候回來當部長的時候,公司那麽一塌糊塗,是超出我的預期,也沒想象到那麽複雜。公司管理那麽混亂,組織架構也不清晰,那時候也沒技術,麵臨了巨多的這種挑戰的時候,你的選擇就很重要。我要妥協,反正聽上麵的話,然後底下人不得罪,那這企業就沒了。所以我經常有句話:個人成長是在鬥爭中成長起來的。鬥爭就是對自己過去的行為不斷修正,這個過程中不斷的去改變,你不鬥爭怎麽改變。對吧?

鄧慶旭:其實也是不斷成長。

董明珠:我更願意用製度來解決問題

董明珠:我接手4個億,一年做到28個億,前麵,雖然我們都講做了幾個億,但這個企業是不盈利的。但是也不能怪當時,因為你這個企業起步的時候可能根本沒有管理意識。是人治,而我覺得我更多的是法治。用製度來解決問題,下子做到 28 個億,我們真正盈利1995年。所以1996年下半年我們才在深圳真正敲鍾上市。

鄧慶旭:這麽多年,您當時從一個小姑娘到今天掌握這麽大的一個企業,您覺得更多是天賦使然,還是說你在這中間也是不斷蛻變的?

董明珠:變肯定是變的。那一定是在變的。一個是自我,這學習是一生的事情,第二個我覺得就是還要有一種精神,要有雖然困難但我要把它做到的決心。因為我覺得別人信任你,從一個業務員回來當部長,其實從經濟上我是最吃虧的。當業務員能拿一百幾十萬,回來當部長十萬。

鄧慶旭:那個時候拿一百幾十萬可不少了。

董明珠:那你回來當部長就拿十萬。相差十幾倍的。

鄧慶旭:落差。那時候您多大?

董明珠:我都40歲了。

鄧慶旭:你這是給年輕人的活生生的案例。現在其實很多人年輕人都覺得不理解,100多萬放棄了,拿了10 萬塊。

董明珠:因為當時我看到是別人需要你。第二個就是從我個人角度來說,因為你沒有這個平台,不知道你有沒有能力啊。那我算對自己也是一次挑戰呢。

鄧慶旭:其實如果您是當年的孟羽童的話,就是其實現在證明看來您把自己的利益、短期利益放在一邊,才是有今天的這樣更大的成就。

董明珠:其實你的成就就是你成就了別人,也就成就了自己。我當時為了100多萬我不回來,這公司沒了,那你回來了,把公司做火起來了。那你幾百的員工等於是都是受益者。所以就是一種,就是一股子勁。企業也沒什麽,遠大理想真的談不上,隻是說給了我這個權力,我把這權力要用好。

董明珠談選高管三大標準

鄧慶旭:那您覺得格力的幹部的培養過程中,您選拔團隊時,您最看重的前三項是什麽?

董明珠:我覺得第一個就是價值觀真的很重要。第二個還是要有一種創新能力。如果我的一個團隊裏麵個個都天天讓我來教他們幹什麽幹什麽,那我就真的是累死了。第三個就是真的要有格局,如果我們為了一點蠅頭小利就把自己幹倒了,那你怎麽可能為企業謀取大利呢?你怎麽可能為8萬員工去舍得呢?所以作為一個高管層麵的幹部,要求是非常高的,而且我們這裏就最大的好處,給平台、給機會給你,你不勝任你就下去,不勝任還在這坐了,那不行。

董明珠:在公司管理體係裏沒有什麽親情關係,朋友關係,利益關係在裏麵。嚴格的按照考核來做的。其實我現在幾個,現在這幾個都是 70 年代末 80 年代的比較多了,但我在這裏麵再發現有些就是苗子,但是對於主宰一方就是全盤掌控,能不能保證能夠做得好,那還是得有時間來證明。

鄧慶旭:你有沒有時候看錯人的時候?

董明珠:企業要有糾錯能力

董明珠:當然有,我不是神仙,最起碼評估不足,這是肯定的。但是我的企業這個平台不是因為我看錯了,你可以一直就這樣下去,我們更重要的需要有糾錯能力。

鄧慶旭:來的時候他們看到有人在格力在軍訓,軍事化是格力的企業文化,但是在 90 後、 00 後其實對這種都比較抗拒,你覺得遇到代際管理衝突時候,你是怎麽解決的?

董明珠:年輕人,好像我們這裏還好吧。最起碼沒聽到任何反應,大家還是很開心的。

鄧慶旭:但是畢竟基層人數很多,你覺得你能聽到基層的聲音嗎?

董明珠:確實應該說是不完整吧。但是我們有一個機製,每一個員工都可以約談,就是有問題、要反映或自己有一些什麽想法,我們都有這個機製,他自己就說我申請,比如十五號有一次不是書記就是我。

董明珠:我退不退休是格力自己的事

鄧慶旭:他們總問您退休的問題,哈哈哈,我就想說咱們不能不退休嗎?

董明珠:可以不退,沒問題,但是我必須要慢慢把人培養,這個梯隊一定要培養出來。你終是要完成這個使命的,就一代代的承接團隊培養。

鄧慶旭:我看到經常好多訪談,他說您是哪年退哪年退?我就特別詫異,我說為什麽要退呢?

董明珠:有人希望我退,哈哈哈。

鄧慶旭:誰呢?

董明珠:你說是誰?那退了,那這對手不是少了一個嘛?

董明珠:我們退不退是我格力的自己主宰的問題。對呀,跟你外部有啥關係?是啊,你那麽關心幹什麽呢?

鄧慶旭:恨不得就今天告訴你一個,你給我個期限。

董明珠:但是我告訴你,我所有的股民都不會讓我退,想讓我退的人不是股民,更不是我的員工。嗯,所以你為什麽要去糾結這個事?我從來不糾結。

鄧慶旭:我剛才路過園丁裏麵,我就為什麽覺得格力細節做的挺好呢?我看在那個員工裏麵弄草那個園丁,都很認真。我覺得一個企業它就是什麽都是方方麵麵,你周圍的食堂是不是幹淨了?周邊那個湖是不是幹淨了?路邊的這個清理的是不是幹淨了?這就是一個企業的精神麵貌。

董明珠:對,所以外麵看不到。你說我董明珠很凶啊。我覺得很好笑,看到問題你慢慢解決行嗎?

董明珠:企業家思想不能老化

鄧慶旭:您是怎麽保持個激情的?就是幾十年這個激情就沒變,還是跟一開始一樣。

董明珠:無數人在問我。說你從年齡來講,要學會圓滑一點,哈哈哈,第二個要端著一點。但是我覺得沒有,年齡並不能代表,而你的思想老化了,可能那就是個問題了。

鄧慶旭:董總就是特別就是一有新的事物,一有新東西自己就撲下去。鍾晱晱說他這個直播帶貨的老板,他覺得不應該幹直播帶貨,你怎麽看?

董明珠:這個東西沒有對和錯,你認為我是個大老板,我根本不應該去做直播的事情,我要考慮戰略,那他也是一個選擇啊。那對於我來講,我覺得我要把每一個細節都要搞清楚,我才能做出更好的決策。那也沒什麽不可以,我喜歡直播。

董明珠:沒有對和錯

鄧慶旭:也不用在乎別人怎麽講。

董明珠:我們那天跟俞敏洪老師兩個小時就賣了幾千萬,你覺得應不該?

鄧慶旭:我看鍾晱晱的話,我就覺得現在企業家其實也是有個性和棱角的,你怎麽看待企業家 IP 在現在互聯網時代對企業的作用呢?

董明珠 :你企業家說的再好聽,產品不好是沒有作用的。

鄧慶旭:在網上的這個 IP 影響力這麽大,您怕被人黑嗎?

董明珠:跟你怕和不怕是沒有關係的。嗯,別人想黑你你就怕嗎?就擔心嗎?我覺得沒有什麽擔心,你也沒什麽好黑的,但是我體會到過去講無風不起浪,現在無風也能起浪就是了。

鄧慶旭:對,有些時候就無緣無故就來了。

董明珠:編的真是離譜的。但是你沒有必要,把這個精力放在那,就太不值得了。

董明珠:我的工作和生活已經分不開了

鄧慶旭:他們說您就是隻看見您工作了,沒看見您生活。

董明珠:我本身生活跟工作已經分不開,因為你的權力和責任已經讓你分不開了,你不能像一個正常人去生活。

鄧慶旭:但是確實咱沒有生活的一麵呀。

董明珠:那我覺得我現在這就是生活,挺好啊。

鄧慶旭:那你這生活壓力是怎麽調節的呢?

董明珠:我不認為有壓力,反正遇到問題、解決問題吧。

鄧慶旭:前兩天您跟那個俞敏洪在直播間的時候,俞敏洪說想跟你出一本書,你打算叫什麽書名?

董明珠:也不是說叫什麽書名,其實我本來俞老師來之前我自己也在寫,因為前麵寫過兩本書了,兩本書發行的也非常好,這本書出來以後,給社會的帶來了真的好多在最困難的時候想放棄的時候,因為我這本書讓他重新站起來,我聽完我自己都被感動了。

董明珠:好幾個都是因為說不想幹了或者遇到挫折了,準備回農村了。這有的都是大學畢業生,他看完我的書以後,他覺得我為什麽不行呢?

董明珠:我從來不認為我是一個剛硬的人

鄧慶旭 :董明珠全是鋼鐵般的董明珠嗎?有沒有柔軟的(一麵)?

董明珠:我覺得我並不剛硬,你們老是覺得我是那麽剛硬的一個人,我覺得我都不理解,憑什麽說我是一個剛硬的人呢?我從來不認為我自己是一個剛硬的人。

鄧慶旭:就是大家總覺得您不是過的是普通人的正常生活,您就是天天就是這個都天天是在風口浪尖、暴風驟雨式的生活。

鄧慶旭:你說你生活上沒有什麽遺憾嗎?

董明珠:不是我,其實每個人一生回頭他都會有遺憾的,但是你不能因為遺憾你就放棄啊。總是不可能是最完美的,都沒有任何一個人是認為最完美的。但我覺得我們做了自己能做的,而且把它做好了,我覺得這就算上是完美吧。

【鄧慶旭獨白采訪感受】

董總能在把企業做得這麽好,又能夠成為一個互聯網的一個網紅,這也恰恰證明了她確實是有很多過人之處。她麵對了很多的驚濤駭浪,這樣的民族企業,肩負著這麽多職工也好,家庭也好,社會也好,還有國家民族的期許。董總她一貫的拚搏的或者是不服輸的這樣一種精神。我覺得是特別難能可貴的。

蜘蛛池搭建飞机@seochaoren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

发表评论

快捷回复:表情: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1人围观)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